月經不調按摩哪些穴位 各有什么作用
- 溫馨提示: 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常吃辛辣食物,在經期注意保暖,少碰涼水,注意個人衛生,可以緩解月經不調的現象。從中醫角度來說按摩穴位是可以治療月經不調的,那么月經不調按摩哪些穴位?各有什么作用?
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常吃辛辣食物,在經期注意保暖,少碰涼水,注意個人衛生,可以緩解月經不調的現象。從中醫角度來說按摩穴位是可以治療月經不調的,那么月經不調按摩哪些穴位?各有什么作用?
現在為大家介紹按摩隱白穴和血海這兩個穴位的方法和作用:
1、隱白穴位于足大趾外側趾甲根角處,是足太陰脾經的起始穴位,脾主管統攝氣血,控制血液的正常運行。脾氣虛弱,其固攝作用減退,脾不能控制血液的流動,導致出血增加。
刺激隱白穴可以提高和激發脾的功能,使氣血重新平衡協調,起到補中益氣的作用。
方法:出血多的時候可以掐隱白止血,一定要用力。如果力量不足可以用三棱針刺血。方法簡單,效果明顯。
2、血海的位置:用掌心蓋住對側膝蓋骨,五指朝上,手掌自然分開,大拇指的指端下方就是這個穴位。血海是脾經所生之血的聚集之處,是生血和活血化瘀的要穴,有通暢全身氣血的作用。
方法:用指尖用力點按血海穴1分鐘,會有明顯的酸脹感覺,左右腿的血海穴輪流點按3至5次。
當然,在調理女性月經不調時,有很多藥物進行選擇,常見的還有以下幾種:
逍遙顆粒:疏肝健脾,養血調經。用于肝郁脾虛所致的郁悶不舒、胸脅脹痛、頭暈目眩、食欲減退、月經不調。
婦科十味片:養血舒肝,調經止痛。用于血虛肝郁所致月經不調、痛經、月經前后諸證,癥見行經后錯,經水量少、有血塊,行經小腹疼痛,血塊排出痛減,經前雙乳脹痛、煩躁,食欲不振。
鹿胎膏:補氣養血,調經散寒。用于氣血不足,虛弱消瘦,月經不調,行經腹痛,寒濕帶下。
康愛多網上藥店用藥指南齊全,服務周到,質量值得信賴,購買方便快捷。如果有需要購買的朋友就不要猶豫和擔心了,趕快咨詢康愛多網上藥店的藥店客服或者撥打400-8811-020進行購買吧。